《與神同行2》 短評
《與神同行2》上映至今評價兩極,一些評論認為第一集比較刺激感人,亦更易惹人反思,第二集則顯得冗長瑣碎——格局未免太大,敍事亦略嫌散漫,故事更嵌入不必要的CG恐龍和笑點,未免多餘;另一些則認為第一集過份煽情,強行感人,故事情節不能醞釀情緒,相反,第二集的情節有了第一集充足的舖墊,情節更能配合情緒,而且散敍更能增添懸念,故事主體和角色性格更立體和完備。如果問我,我更喜歡第二集。不過,我更有興趣拆解普遍觀眾兩極評價的原由。
再說說第一集。看畢第二集,我依舊同意寫於半年前《與神同行》的短評。的確,七個地獄提起了很多話題——卻正正因為太多,所以每一個都不深刻,彷彿在趕行程——雖然使者們的確在趕——更不要提行程中的景點太老舊,卻堅決播放撼人的音樂,實在叫我難以感同身受。雖然答辯老套,不過我們可以歸納出一個關於金自鴻的事實:沒有真正壞的人,只有壞的處境。事情倒過來看,或許就是解答。對,這是城主神的話,他點出了一千前,那動人的悲劇,湊巧碰上一千年以後,另一起的悲劇—而它們那麼類似。看畢《與神同行》後,有一個疑惑在我腦海徘徊:閻王也太閒了吧。是的,答案在第二集填上了。
現在說第二集。多餘的恐龍可以直接刪去,它們推不動故事發展;結尾不必要延長老伯的壽命,這使得陰間的王法隨便,朝令夕改,實不必要;更不應讓基金谷底反彈,為了開心結局而開心結尾,實在無謂。CGI也比第一集差不少,其實如果做不好,也不用硬塞恐龍。
四線散叙—陰陽兩間、過去現來—是本片最微妙的選擇,一方面堆起懸念,使謎底更耐人尋味,另一方面不得不使叙述分散,情感堆疊不如第一集直接,要求觀眾多作想像,從故事的厚度拼貼出感情的來源。選擇散叙是對的;但四綫的跳躍不夠連貫,某些情節應更直接,不應要求一般觀眾自行填補。
說說地獄使者一千年來的改變。李德春最易理解,由始至終她都是溫柔、敏感、善良,喜愛小孩,所以她跟解怨脈的邂逅定必擦出花火。解怨脈,亦即一千年前被高麗將領江植文收養的契丹孤兒,是江林的「弟弟」。經過父親的特訓後,他從孱弱的弟弟蛻變得比哥哥更厲害,象棋和劍術都勝過他,卻怕露鋒芒,不敢明贏。這裡我們可以看出解怨脈是仁慈的,他不夠乾脆直接。後來一場被認為必勝的戰役中,江植文選擇了解怨脈當先鋒,因為相對冷血的江林,他不會造成「多餘」的傷亡。 事與願違,江植文在戰役中重傷,江林憎恨父親不重視自己所以放棄救援,任由父親喪命,及後取代父職,怪罪於解怨脈,流放他,才有以後的悲劇。電影中沒有明說敗仗的原因,但我們可以從解怨脈的性格推敲出來:仁慈的他變得心狠手辣,因為他的仁慈害死了父親。面對契丹人,深根自己血液裡的同伴,仁慈的他怎能狠下毒死?所以,流放後他成了「白狼」,只要路過,他不會錯過,鮮豔奪命的紅—直到遇上李德春。李德春的溫柔和堅毅感動了他,他不惜負上賣國之名,偷運軍中糧草予李德春及其他小孩,並教導他們求生技能。後來就是那個悲劇。他和李德春被刪去記憶,李德春性格依舊,他卻又變得爽快乾淨,不再仁慈。由此可見,他一直在仁慈與冷血,細膩與衝動中搖曳。「解除怨恨的脈絡」,或許是他名字的根本意思。壞的環境造成他性格改變的脈絡,或許在某些時間某些觀點中,他是壞人—但「正解」藏於脈絡裡。惟一奇怪的是,他智商驟降的事不能解釋。 另一方面,江林則背負了千年以來的內疚。一千年前的江林曾經受盡萬千寵愛,一個契丹孤兒,讓他跌,跌進仇恨的旋渦,忘記了仁慈—剩下「密言」。我不要像父親般仁慈,我不要語言。後來是那齣悲劇—又一次,沒有壞的人,只有壞的環境。第一集裡,仍未找到金正鴻死因前他依舊冷血,所有行為充滿計算,佯哭、威嚇,都為了儘快刪除那不能磨滅的印記。似乎他想儘量迴避李、解兩人,所以總是跟他們分頭行事。直到他看見那個熟悉的悲劇,他開始感同身受,學會體諒,懂得理解。「千年以來說不出口的內疚,才是地獄」他說。一千年前,他戴上面具,選擇「密言」;一千年以來,他脫下面具,仍然說不出口。沙特在他的劇作《無路可出》(Huis-clos) 寫過:「他人即是地獄。」生活裡,我們必須與他人共處,要接受對方的指點與評價。如果你知道自己鑄了大錯,想「請求原諒」,卻害怕對方的反應與評價—這就是地獄。最後,他還是從地獄裡活過來—他擺脫了一千年前的江林,和他犯下的錯—他得到李和解的原諒。
閻羅王,原來就是江植文—這一設定令故事更完備,也更呼應主題—一切都是因與緣。為了讓自己兒子獲得原諒,經歷地獄,江植文恨下心腸,讓他和李、解二人成為地獄使者—自己則處在咫尺之近,觀察。於他而言,這何嘗不是地獄?那夜,他被閻王叫醒,俯視到他前生犯下的錯—兒子揚長而去,再回來—他毅然負上責任,要當個盡責的父親,亦希望兒子原諒自己。為何前任的閻王要讓位給江植林?大概,因為江植文是個貴人,生前受盡尊敬,建功立業,卻沒盡父親責任,釀成悲劇,所以給予他機會;而且,閻王自己已經得到「那個人」原諒—一切都是因與緣。為何是一千年內四十九個貴人?七七四十九,一切可能早在簿上,亦是循環。
於我而言,第二集比第一集好,因為第二集的內容,使得原來過關打官司的地府不只宣揚膚淺的道理,它被套在一個更大的系統裡—因與緣。三位地獄使者亦變得立體,不只是欲求「轉世」的人,他們都有苦衷,有自己的故事。但我只是認為第二集比第一集好,故事救了電影。正如上文所說,第二集還有很多改善空間,背景音樂收斂值得稱讚,但電影語言還是不足夠。成造神和李、解的插科打諢或許能平衡主軸的沉重,但實在過多,反而分散了觀眾注意力。
最後回到兩極評價的討論上。一個最根本的分別是:第二集要求觀眾更多,要求觀眾在觀賞時主動想像與反省,找尋故事的背後、情感的源頭,而且更多喻意在電影之「外」。第一集煽情之處在於我們聽到某些「關鍵詞」,聽到某些音樂,看到某人流淚,就像觸電似的,不由自主地打震,而不是藉由劇情和人物本身打動我們。當然這句話誇張了,準確一點,煽情之處更傾向前者,而非後者。至少於我而言是這樣,所以我不被感動,更覺抽離。總之,兩極評價的源頭是觀眾的觀賞習慣,是被動地接受,還是主動一點。
或許,沒有真正壞的觀眾,只有壞的環境。
P.S. 與神同行2的內地譯名為《與神同行2:因與緣》,韓文子標題亦有因果關係之意。
再說說第一集。看畢第二集,我依舊同意寫於半年前《與神同行》的短評。的確,七個地獄提起了很多話題——卻正正因為太多,所以每一個都不深刻,彷彿在趕行程——雖然使者們的確在趕——更不要提行程中的景點太老舊,卻堅決播放撼人的音樂,實在叫我難以感同身受。雖然答辯老套,不過我們可以歸納出一個關於金自鴻的事實:沒有真正壞的人,只有壞的處境。事情倒過來看,或許就是解答。對,這是城主神的話,他點出了一千前,那動人的悲劇,湊巧碰上一千年以後,另一起的悲劇—而它們那麼類似。看畢《與神同行》後,有一個疑惑在我腦海徘徊:閻王也太閒了吧。是的,答案在第二集填上了。
現在說第二集。多餘的恐龍可以直接刪去,它們推不動故事發展;結尾不必要延長老伯的壽命,這使得陰間的王法隨便,朝令夕改,實不必要;更不應讓基金谷底反彈,為了開心結局而開心結尾,實在無謂。CGI也比第一集差不少,其實如果做不好,也不用硬塞恐龍。
四線散叙—陰陽兩間、過去現來—是本片最微妙的選擇,一方面堆起懸念,使謎底更耐人尋味,另一方面不得不使叙述分散,情感堆疊不如第一集直接,要求觀眾多作想像,從故事的厚度拼貼出感情的來源。選擇散叙是對的;但四綫的跳躍不夠連貫,某些情節應更直接,不應要求一般觀眾自行填補。
說說地獄使者一千年來的改變。李德春最易理解,由始至終她都是溫柔、敏感、善良,喜愛小孩,所以她跟解怨脈的邂逅定必擦出花火。解怨脈,亦即一千年前被高麗將領江植文收養的契丹孤兒,是江林的「弟弟」。經過父親的特訓後,他從孱弱的弟弟蛻變得比哥哥更厲害,象棋和劍術都勝過他,卻怕露鋒芒,不敢明贏。這裡我們可以看出解怨脈是仁慈的,他不夠乾脆直接。後來一場被認為必勝的戰役中,江植文選擇了解怨脈當先鋒,因為相對冷血的江林,他不會造成「多餘」的傷亡。 事與願違,江植文在戰役中重傷,江林憎恨父親不重視自己所以放棄救援,任由父親喪命,及後取代父職,怪罪於解怨脈,流放他,才有以後的悲劇。電影中沒有明說敗仗的原因,但我們可以從解怨脈的性格推敲出來:仁慈的他變得心狠手辣,因為他的仁慈害死了父親。面對契丹人,深根自己血液裡的同伴,仁慈的他怎能狠下毒死?所以,流放後他成了「白狼」,只要路過,他不會錯過,鮮豔奪命的紅—直到遇上李德春。李德春的溫柔和堅毅感動了他,他不惜負上賣國之名,偷運軍中糧草予李德春及其他小孩,並教導他們求生技能。後來就是那個悲劇。他和李德春被刪去記憶,李德春性格依舊,他卻又變得爽快乾淨,不再仁慈。由此可見,他一直在仁慈與冷血,細膩與衝動中搖曳。「解除怨恨的脈絡」,或許是他名字的根本意思。壞的環境造成他性格改變的脈絡,或許在某些時間某些觀點中,他是壞人—但「正解」藏於脈絡裡。惟一奇怪的是,他智商驟降的事不能解釋。 另一方面,江林則背負了千年以來的內疚。一千年前的江林曾經受盡萬千寵愛,一個契丹孤兒,讓他跌,跌進仇恨的旋渦,忘記了仁慈—剩下「密言」。我不要像父親般仁慈,我不要語言。後來是那齣悲劇—又一次,沒有壞的人,只有壞的環境。第一集裡,仍未找到金正鴻死因前他依舊冷血,所有行為充滿計算,佯哭、威嚇,都為了儘快刪除那不能磨滅的印記。似乎他想儘量迴避李、解兩人,所以總是跟他們分頭行事。直到他看見那個熟悉的悲劇,他開始感同身受,學會體諒,懂得理解。「千年以來說不出口的內疚,才是地獄」他說。一千年前,他戴上面具,選擇「密言」;一千年以來,他脫下面具,仍然說不出口。沙特在他的劇作《無路可出》(Huis-clos) 寫過:「他人即是地獄。」生活裡,我們必須與他人共處,要接受對方的指點與評價。如果你知道自己鑄了大錯,想「請求原諒」,卻害怕對方的反應與評價—這就是地獄。最後,他還是從地獄裡活過來—他擺脫了一千年前的江林,和他犯下的錯—他得到李和解的原諒。
閻羅王,原來就是江植文—這一設定令故事更完備,也更呼應主題—一切都是因與緣。為了讓自己兒子獲得原諒,經歷地獄,江植文恨下心腸,讓他和李、解二人成為地獄使者—自己則處在咫尺之近,觀察。於他而言,這何嘗不是地獄?那夜,他被閻王叫醒,俯視到他前生犯下的錯—兒子揚長而去,再回來—他毅然負上責任,要當個盡責的父親,亦希望兒子原諒自己。為何前任的閻王要讓位給江植林?大概,因為江植文是個貴人,生前受盡尊敬,建功立業,卻沒盡父親責任,釀成悲劇,所以給予他機會;而且,閻王自己已經得到「那個人」原諒—一切都是因與緣。為何是一千年內四十九個貴人?七七四十九,一切可能早在簿上,亦是循環。
於我而言,第二集比第一集好,因為第二集的內容,使得原來過關打官司的地府不只宣揚膚淺的道理,它被套在一個更大的系統裡—因與緣。三位地獄使者亦變得立體,不只是欲求「轉世」的人,他們都有苦衷,有自己的故事。但我只是認為第二集比第一集好,故事救了電影。正如上文所說,第二集還有很多改善空間,背景音樂收斂值得稱讚,但電影語言還是不足夠。成造神和李、解的插科打諢或許能平衡主軸的沉重,但實在過多,反而分散了觀眾注意力。
最後回到兩極評價的討論上。一個最根本的分別是:第二集要求觀眾更多,要求觀眾在觀賞時主動想像與反省,找尋故事的背後、情感的源頭,而且更多喻意在電影之「外」。第一集煽情之處在於我們聽到某些「關鍵詞」,聽到某些音樂,看到某人流淚,就像觸電似的,不由自主地打震,而不是藉由劇情和人物本身打動我們。當然這句話誇張了,準確一點,煽情之處更傾向前者,而非後者。至少於我而言是這樣,所以我不被感動,更覺抽離。總之,兩極評價的源頭是觀眾的觀賞習慣,是被動地接受,還是主動一點。
或許,沒有真正壞的觀眾,只有壞的環境。
P.S. 與神同行2的內地譯名為《與神同行2:因與緣》,韓文子標題亦有因果關係之意。
留言
張貼留言